北京在线 > 财经 > 正文

旷视唐文斌做客央视财经《对话》 谈人与AI之争要扬长避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4点击数:文字大小:

  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颠覆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,对于其未来的发展,目前业界主要存在“人工智能会威胁人类”和“人工智能会造福人类”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。不过,相较于上面两种观点,旷视联合创始人唐文斌在近日出席以“疫情之下的人工智能再思考”为主题的央视财经《对话》栏目中,分享了不同的看法。

  他表示,人与AI之争,要扬长避短,自己作为一个技术信仰者,更相信人工智能一定会超越人,所以人与机器(AI)竞争,要去拼人之所长,而不是机器(AI)之所长。

  事实上,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之后,社会上就开始出现了对于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。有观点认为,人工智能能够替人类去完成很多人类自身无法完成的工作,例如深海探测、火山探测等危险工作。但也有观点认为,人类应该提防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一旦让这类技术发展过头了,反过来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。特别是在此次抗击疫情中,虽然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发挥了重要作用,但人们也开始担忧,影像科的医护人员是否会被替代?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相比,谁更厉害?

  对于这些担忧,唐文斌则认为,“机器(AI)在记忆、大规模运算方面,是人类不可比拟的,在有限规则体系下,对于解决特定场景的问题,往往通过机器(AI)大量的学习样本和计算,很多时候真的比人做得更好。而人类胜在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,在无限规则下,可以去思考未来发散的可能性,这又是机器(AI)不具备的。”

  图:唐文斌在《对话》栏目现场谈人与AI之争要扬长避短

  那么,为什么人类既要靠人工智能来发展经济、提高人类文明程度,又会对这种技术感到担忧呢?归根结底,人类的正反两面导致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。针对于此,唐文斌依然乐观地坚信,“人工智能必将造福人类大众,并认为AI现在还不具备所谓的自由思想,并不具备颠覆人类的可能性,作为AI领域的先行者,旷视有责任确保AI向善,造福世界。”

  值得注意的是,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AI第一次被正名到现在,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人工智能产业仍然还处于“弱智能”阶段,其在社会和经济中的渗透有限,承担的任务也只是将人类从单调低级的劳作中解放出来,让人们有精力去做更多有趣、有创意的事情。因此,关于其未来的走向,仍然有待时间验证。

  不过,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,唐文斌仍然充满希望。他表示,我们要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,从远景来看,人工智能一定会颠覆人们的生产、生活,成为经济社会的底座。“但就目前来说,人工智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,但在这个过程中,我认为中国的产业都值得(结合AI)重新做一遍。”

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招聘信息 | 版权申明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

免责声明: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,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,我们深表歉意,请您联系,我们立即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