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在线 > 教育 > 正文

孩子做事磨蹭拖拉?4招教你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,赶紧收藏!

更新时间:2018-12-04点击数:文字大小:

孩子的磨蹭拖拉,是很多妈妈的老大难。很多妈妈遇到孩子的小磨蹭,都不知道该怎么办。比如孩子不听话、爱耍赖、写作业慢、起床气、整天玩游戏、迟到、吃饭拖沓等等。可以说,妈妈们饱受孩子磨蹭拖拉的困扰。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时间观、告别拖拉磨蹭呢?

4招助力儿童时间管理

第1招,了解磨蹭行为背后的原因

正面管教中有一个理念:孩子的不当行为背后,都有着原因和需求的。了解磨蹭行为背后的原因,只有了解才能理解,只有理解才能尊重。我总结了八个原因:

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。

八岁之前,孩子对于时间没有具象化的概念,在生活中要跟孩子经常的说出时间,我给大家的方法就是要让孩子把时间关联起来。

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可以说:“宝宝早上已经七点了,我们要起床了。”晚上回来,你可以说:“现在是晚上6点,是妈妈做饭的时间。”晚上你还可以说:“现在到九点了,我们该要上床去听睡前故事了。”

在做每一件行为的时候,关联上时间,这样的话孩子才会了解到,原来我们的生命当中,时间是跟事情相关联的。长此以往,慢慢的他就会知道我们家庭的节奏了。《简单父母经》,这是华德福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书。这本书告诉我们:

孩子需要有节奏的生活。这种规律会让他感觉非常安全。安全感不仅是爱孩子,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家庭的环境中感到安全。如果每天吃饭、出门等的时间都不一样,孩子就不知道每天生活的秩序,慢慢地,也会对时间更加没有了概念。

父母大包大揽、包办代替,使孩子没有时间意识。

时间管理应该是让孩子来学会自身的管理,可是如果我们平时都已经大包大揽了,那孩子更加不需要管理。要允许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。实际上,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,要适度的放手。

不正确的监督。

不在孩子身边督促,孩子就拖拉。经常督促,孩子会认为在父母面前我要快一点,父母不在了就可以慢一点。

孩子什么事都不着急,天生慢半拍。

龙应台有一本书《孩子,你慢慢来》,在果妈阅读引起很多会员的反响。孩子天生慢半拍,我们也要允许孩子有慢的时间。

做时间管理,并不是每天都很快,让孩子不停的做事、学习,也要允许他有慢下来的时间。我们的生命需要有张有弛。当你能够允许慢的时候,快就会发生。有句话说的好:慢慢来,才会快。

不要催促你的孩子,因为你越催促他就越慢。

有一个美国妈妈唱的视频。她的歌唱得飞快,正如我们每天的唠叨、催促。孩子不是机器,不会因为按催促按钮就马上反应。沟通有很多方法,如游戏、进入孩子内心世界。

孩子犹豫不决,就会浪费时间。

孩子犹豫不决,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。别说孩子,就连我们成人,有时也会有选择恐惧症。所以,为人父母,不要认为孩子犹豫不决,就浪费时间。

孩子苛求完美做事,就会浪费时间。

人追求完美,我们需要在生活中给孩子传递完成好过完美的理念,然后带着孩子体验。

果果是处女座,涂色也要求完美。此时,我会鼓励他,并且在旁边工作着说:“你看妈妈这个事情也没有做好,但是也没关系,我下一次做得更好。”即在生活中不断地正确的价值观传递出去。

分散注意力,自然就会消耗时间。

首先我们需要了解,对于一个低年级小学生来说,15到20分钟的专注时间都已很长。因此,要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,把目标分解,任务化解,大任务变成小任务,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。现在进行整体的回顾。我们了解了孩子磨蹭行为背后的原因,让大家放下了一些焦虑。是的,只有当我们接纳了真实的孩子,慢慢的我们才能够更好他们更好的相处。了解才能够理解,才能尊重与接纳。

第2招,制定改变孩子命运的时间表

这基于一本书,书中一个优秀孩子的时间表发给大家。这个表分为两张,一张是幼儿园的孩子,一张是小学的孩子。我们来看一下它们共同的特点。

有着固定的生活节奏,周末也不例外。我们在生活当中要有一定的节律,不要在周末的时候彻底打乱,使得一周无所适从。

父母和孩子一起的共渡时光。

亲子时光不是指挥孩子做事,而是跟孩子一起做。比如一起阅读,一起做家务。做家务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,它可以培养对于一个家的归属感、价值感。

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很重要一点,就是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,必须要有他的价值感和归属感,否则他就不能够自我实现。

对于孩子也是一样。有的孩子的不当行为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,他才会觉得有了价值感。

跟孩子一起做家务,孩子就会慢慢的去习得。我也是这个家很重要的一员。至于如何构建孩子的归属感,去年果妈阅读读了一本书《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》。有的书虽然之前听过,但是当你学习了后面很多的知识再回去听的时候,你会发现原来知识之间都是有连接的。

读书的快乐在于,它能够让你构建起来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。从我讲课思路、案例分析中,你可能就会有自己的思考。

第3招,培养孩子要事第一的习惯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中有一个习惯,叫做要事第一。我们的事情要排序,把它按重要、紧急的程度进行划分。也就是要引导孩子,做事情要分清楚轻重缓急。有的妈妈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效率太低,而且生活中分不清主次,不知道应该先做什么事。

我们的时间本就有限,应该先做一些重要的事情。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跟孩子培养要事第一个的习惯,孩子就会自觉、主动的说:我今天应该先把什么事情做完。

要事第一对成人也非常重要。在跟果果的相处中,我会经常给他传递这样的概念。比如,今天我要和大家讲微课,就没有办法在家陪他睡觉。因为8:30—9:00是讲故事的时间,如果我在家里而不陪他,他会很有情绪。我之前就告诉他,妈妈晚上有一件重要的事情,而且只能当天来做。他知道了,讲课是今天最重要的事,明天陪他睡觉则是这天最重要的事。

所以在生活中,如果自己有要事第一的好习惯,就可以在不知不觉间让孩子也培养出来。另外柯维还有一本针对学生的七个习惯《七个习惯教出优秀学生》,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看一看。

第4招,主动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

我们的大脑有时不想变化,想停留在舒适区。如果想要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,让他主动练琴,主动每天早早起床上学,就要靠我们激发。这涉及到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互动。你在生活中跟孩子沟通使用怎样的语言?可以尝试把对话录下来,听听看,你有没有鼓励他、发现他的优点、发现他良好的表现?还是不停地用反话刺激孩子。孩子不是机器,而是一个人。

德雷克斯曾说:人需要鼓励,就像植物需要水。

孩子需要的是妈妈给他爱、看见他良好的行为和表现。这个我们可以用美言录来记下来。三表一录,是非常好的时间管理工具,可以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,这将在我们日后的课程分享中讲述。

此外,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,不要比较孩子。

回家过年时,果果经常和一个姐姐一起玩,姐姐大几个月。果果比较爱做家务,而姐姐的妈妈看到后,就开始比较。

有一天,姐姐的情绪爆发,大哭起来,妈妈想把姐姐关到房间里。我跟这位妈妈说:“姐姐哭其实挺正常的,因为他觉得你一点都没有关心,她也在很努力的扫地,你没有看到她的优点。你仅仅是拿她跟果果比较,你一直在抬高别人的孩子。你把自己的孩子看得太低了,她得不到妈妈的认可。”其实,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。

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招聘信息 | 版权申明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

免责声明: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,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,我们深表歉意,请您联系,我们立即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