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在线 > 国内 > 正文

万千铁甲兮守山河,烈烈忠魂兮归红安

更新时间:2017-08-15点击数:文字大小:

  

图片

 

  时值建军90周年,为了缅怀革命先烈,铭记苦难征程。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“军魂归处在红安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奔赴中国第一将军县——湖北省红安县,寻访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的红色记忆。

  “对历史负责,为现实服务,替未来着想”

  7月25日,为了进一步加深队员们对红安县历史的了解,我们来到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:红安档案馆。这里是红安档案永久的保管基地,里面收藏了丰富的红安历史文献和视频资料。我们开始了对红安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的阅读和学习。董必武,李先念,韩先楚等革命先烈的事迹都令队员们十分钦佩,大家将与本次实践相关的内容摘抄成册,整理出了丰富的资料。

  

图片

 

  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

  7月26日,团队来到了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、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——七里坪。长胜街上保留着大量的革命旧址,是红安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革命遗址群,这里是“黄麻起义”的策源地,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,是鄂豫皖苏区早期中国革命的中心。现在,长胜街仍保存着七里坪工会、列宁市经济公社、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等多处革命遗址。古朴的街道上依然有许多居民和商铺,他们在这里,静静守候着,无声地叙述着八十多年前的那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。

  

图片

 

  军出红安,千里来寻故地

  通过多方联系,我们有幸寻访到了96岁的老红军,他从11岁参军,亲历了从抗日到解放再到抗美援朝数场战争,从敌后的地下工作到前线的荷枪实弹。我们随着老红军的讲述,回到了那早已尘封却镌满光辉的往岁。

  谈起鸭绿江上空轰鸣的战机,谈起那早已将日寇驱尽却依然矗立在黄河北岸的城楼,老人总是感慨万千。老人教诲我们,即使已经到了和平年代,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能丢,不图私立,舍身为国的信念不能忘。每每讲到激动之处,老人总要唱几首当年的军歌,仿佛能从歌声里穿越回那峥嵘岁月。

  7月27号,我们又去探望了一位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的老兵,91岁的陈爷爷是当时连队里唯一幸存下来的人。我们来到陈爷爷的家中时,发现两个相依为命的老人生活得如此艰难,让队员们都为之动容。了解到老人每月的生活费大部分都拿来给行动不便的老伴治病,我们心中更是酸楚。老人与我们讲述了战火在记忆中烧灼出的片段:

  “敌人用飞机丢大炸弹,大的里面包了小的,小的里面是更小的,最后爆炸裂开,大家都牺牲了。我只有21岁,我当时藏在死的尸体下面,把枪压在身下(上好子弹),把眼睛闭着,不被敌人发现。死了同志到处都是血,我自己也负伤了全是血,敌人看到我是血人。那个时候没办法,敌人上来了,我就在底下偷看,敌人上来了,背对我的时候就打一枪,要动脑筋,不动脑筋活不了命,我打死一个人,我就把枪拿过来。”

  “我下来的时候把全身的衣服都换掉了,不然一身血,血都成了印,硬邦邦的,好可怜呢,上甘岭我们打的好苦啊,但是我们不松手,牺牲了的同志算是牺牲了,白天我们不敢去收尸,晚上去摸着收,那不然没办法上去,上去就完了。”

  “我们所有人都冲进去了,也不知道有多少人,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,我们那会打了七天七夜,又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,喝就喝自己的尿,到后来尿也没了,那个时候哪里顾得上吃的喝的,只顾着打仗,打红了眼睛白天晚上就只想着打,我们那个时候21岁什么都不怕,我们在上甘岭打的好苦啊,前面上去的都牺牲了,又补充了新兵。”

  一声铜锣惊破九十载沧桑巨变,万数忠魂捍守八千里铁血山关。红安是星星之火中的一点,更是燎原炽焰的中坚。军魂归处,我们依然在寻访,在守望,在执着军魂更深处的信仰。

  

图片
 
图片

 

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招聘信息 | 版权申明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

免责声明: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,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,我们深表歉意,请您联系,我们立即删除